认识并发编程
并发编程缺点
频繁的上下文切换
时间片是CPU分配给各个线程的时间,CPU通过不断切换线程让我觉得多个线程同时执行,时间片一般是几十毫秒。而每次切换时,需要保存当前线程状态,以便能够进行恢复先前状态,而这个切换时非常消耗性能,过于频繁反而无法发挥出多线程编程的优势。通常减少上下文切换可以采用无锁并发编程,CAS算法,使用最少的线程和使用协程。
无锁并发编程:可以参照concurrentHashMap锁分段的思想,不同的线程处理不同段的数据,这样在多线程竞争的条件下,可以减少上下文切换的时间。
CAS算法,利用Atomic下使用CAS算法来更新数据,使用了乐观锁,可以有效的减少一部分不必要的锁竞争带来的上下文切换
使用最少线程:避免创建不需要的线程,比如任务很少,但是创建了很多的线程,这样会造成大量的线程都处于等待状态
协程:在单线程里实现多任务的调度,并在单线程里维持多个任务间的切换
线程安全问题
多线程程序中需要考虑线程安全问题,防止死锁导致程序不可用。
打破死锁
避免一个线程同时获取多个锁
避免一个线程在锁内部占有多个资源,尽量保证每个锁只占用一个资源
尝试使用定时锁,使用lock.tryLock(timeOut),当超时等待时当前线程不会阻塞;
对于数据库锁,加锁和解锁必须在一个数据库连接里,否则会出现解锁失败的情况
线程状态转换
Java线程状态
java程序天生就是一个多线程程序,包含了:(1)分发处理发送给JVM信号的线程;(2)调用对象的finalize方法的线程;(3)清除Reference的线程;(4)main线程,用户程序的入口。
线程状态
NEW:初始状态,线程被构建,但是没有调用
start
方法RUNNABLE:运行状态,Java线程将操作系统中的就绪和运行两种状态笼统地称为"运行中"
BLOCKED:阻塞状态,表示线程阻塞
WAITING:等待状态,表示线程进入等待状态,进入该状态表示当前线程需要等待其他线程做出一些特定动作(通知或中断)
TIME_WAITING:超时等待状态
TERMINATED:终止状态,表示当前线程已经执行完毕。
interrupted
线程中断可以理解为线程的一个标志位,它表示了一个运行中的线程是否被其他线程进行了中断操作。中断好比其他线程对该线程打了一个招呼。其他线程可以调用该线程的interrupt()方法对其进行中断操作,同时该线程可以调用 isInterrupted()来感知其他线程对其自身的中断操作,从而做出响应。另外,同样可以调用Thread的静态方法 interrupted()对当前线程进行中断操作,该方法会清除中断标志位。需要注意的是,当抛出InterruptedException时候,会清除中断标志位,也就是说在调用isInterrupted会返回false。
Join
join方法可以看做是线程间协作的一种方式,很多时候,一个线程的输入可能非常依赖于另一个线程的输出,这就像两个好基友,一个基友先走在前面突然看见另一个基友落在后面了,这个时候他就会在原处等一等这个基友,等基友赶上来后,就两人携手并进。其实线程间的这种协作方式也符合现实生活。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从客户那里获取需求后,需要经过需求分析师进行需求分解后,这个时候产品,开发才会继续跟进。如果一个线程实例A执行了threadB.join(),其含义是:当前线程A会等待threadB线程终止后threadA才会继续执行。
sleep
sleep vs wait
sleep()方法是Thread的静态方法,而wait是Object实例方法
wait()方法必须要在同步方法或者同步块中调用,也就是必须已经获得对象锁。而sleep()方法没有这个限制可以在任何地方种使用。另外,wait()方法会释放占有的对象锁,使得该线程进入等待池中,等待下一次获取资源。而sleep()方法只是会让出CPU并不会释放掉对象锁;
sleep()方法在休眠时间达到后如果再次获得CPU时间片就会继续执行,而wait()方法必须等待Object.notifty/Object.notifyAll通知后,才会离开等待池,并且再次获得CPU时间片才会继续执行。
yield
一旦执行,它会是当前线程让出CPU,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让出的CPU并不是代表当前线程不再运行了,如果在下一次竞争中,又获得了CPU时间片当前线程依然会继续运行。另外,让出的时间片只会分配给当前线程相同优先级的线程。
现代操作系统基本采用时分的形式调度运行的线程,操作系统会分出一个个时间片,线程会分配到若干时间片,当前时间片用完后就会发生线程调度,并等待这下次分配。线程分配到的时间多少也就决定了线程使用处理器资源的多少,而线程优先级就是决定线程需要或多或少分配一些处理器资源的线程属性。
在Java程序中,通过一个整型成员变量Priority来控制优先级,优先级的范围从1~10.在构建线程的时候可以通过**setPriority(int)**方法进行设置,默认优先级为5,优先级高的线程相较于优先级低的线程优先获得处理器时间片。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JVM以及操作系统上,线程规划存在差异,有些操作系统甚至会忽略线程优先级的设定。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
sleep()和yield()
方法,同样都是当前线程会交出处理器资源,而它们不同的是,sleep()交出来的时间片其他线程都可以去竞争,也就是说都有机会获得当前线程让出的时间片。而yield()方法只允许与当前线程具有相同优先级的线程能够获得释放出来的CPU时间片。
守护线程Daemon
守护线程
是一种特殊的线程,就和它的名字一样,它是系统的守护者,在后台默默地守护一些系统服务,比如垃圾回收线程,JIT线程就可以理解守护线程。与之对应的就是用户线程,用户线程就可以认为是系统的工作线程,它会完成整个系统的业务操作。用户线程完全结束后就意味着整个系统的业务任务全部结束了,因此系统就没有对象需要守护的了,守护线程自然而然就会退。当一个Java应用,只有守护线程的时候,虚拟机就会自然退出。
内存模型和happens-before
内存模型
共享变量
在java程序中所有实例域,静态域和数组元素都是放在
堆内存
中(所有线程均可访问到,是可以共享的),而局部变量,方法定义参数和异常处理器参数不会在线程间共享。共享数据会出现线程安全的问题,而非共享数据不会出现线程安全的问题。
JMM抽象结构模型
我们知道CPU的
处理速度和主存的读写速度
不是一个量级的,为了平衡这种巨大的差距,每个CPU都会有缓存。因此,共享变量会先放在主存中,每个线程都有属于自己的工作内存,并且会把位于主存中的共享变量拷贝到自己的工作内存,之后的读写操作均使用位于工作内存的变量副本,并在某个时刻将工作内存的变量副本写回到主存中去。JMM就从抽象层次定义了这种方式,并且JMM决定了一个线程对共享变量的写入何时对其他线程是可见的。
如图为JMM抽象示意图,线程A和线程B之间要完成通信的话,要经历如下两步:
线程A从主内存中将共享变量读入线程A的工作内存后并进行操作,之后将数据重新写回到主内存中;
线程B从主存中读取最新的共享变量
从横向去看看,线程A和线程B就好像通过共享变量在进行隐式通信。这其中有很有意思的问题,如果线程A更新后数据并没有及时写回到主存,而此时线程B读到的是过期的数据,这就出现了“脏读”现象。可以通过
同步机制(控制不同线程间操作发生的相对顺序)
来解决或者通过volatile关键字
使得每次volatile变量都能够强制刷新到主存,从而对每个线程都是可见的。
happens-before规则
happens-before定义
happens-before的概念最初由Leslie Lamport在其一篇影响深远的论文(《Time,Clocks and the Ordering of Events in a Distributed System》)中提出,有兴趣的可以google一下。JSR-133使用happens-before的概念来指定两个操作之间的执行顺序。由于这两个操作可以在一个线程之内,也可以是在不同线程之间。因此,JMM可以通过happens-before关系向程序员提供跨线程的内存可见性保证(如果A线程的写操作a与B线程的读操作b之间存在happens-before关系,尽管a操作和b操作在不同的线程中执行,但JMM向程序员保证a操作将对b操作可见)。具体的定义为:
1)如果一个操作happens-before另一个操作,那么第一个操作的执行结果将对第二个操作可见,而且第一个操作的执行顺序排在第二个操作之前。
2)两个操作之间存在happens-before关系,并不意味着Java平台的具体实现必须要按照happens-before关系指定的顺序来执行。如果重排序之后的执行结果,与按happens-before关系来执行的结果一致,那么这种重排序并不非法(也就是说,JMM允许这种重排序)。
上面的1)是JMM对程序员的承诺。从程序员的角度来说,可以这样理解happens-before关系:如果A happens-before B,那么Java内存模型将向程序员保证——A操作的结果将对B可见,且A的执行顺序排在B之前。注意,这只是Java内存模型向程序员做出的保证!
上面的2)是JMM对编译器和处理器重排序的约束原则。正如前面所言,JMM其实是在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只要不改变程序的执行结果(指的是单线程程序和正确同步的多线程程序),编译器和处理器怎么优化都行。JMM这么做的原因是:程序员对于这两个操作是否真的被重排序并不关心,程序员关心的是程序执行时的语义不能被改变(即执行结果不能被改变)。因此,happens-before关系本质上和as-if-serial语义是一回事。
下面来比较一下as-if-serial和happens-before:
as-if-serial VS happens-before
as-if-serial语义保证单线程内程序的执行结果不被改变,happens-before关系保证正确同步的多线程程序的执行结果不被改变。
as-if-serial语义给编写单线程程序的程序员创造了一个幻境:单线程程序是按程序的顺序来执行的。happens-before关系给编写正确同步的多线程程序的程序员创造了一个幻境:正确同步的多线程程序是按happens-before指定的顺序来执行的。
as-if-serial语义和happens-before这么做的目的,都是为了在不改变程序执行结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程序执行的并行度。
具体规则
程序顺序规则:一个线程中的每个操作,happens-before于该线程中的任意后续操作。
监视器锁规则:对一个锁的解锁,happens-before于随后对这个锁的加锁。
volatile变量规则:对一个volatile域的写,happens-before于任意后续对这个volatile域的读。
传递性:如果A happens-before B,且B happens-before C,那么A happens-before C。
start()规则:如果线程A执行操作ThreadB.start()(启动线程B),那么A线程的ThreadB.start()操作happens-before于线程B中的任意操作。
join()规则:如果线程A执行操作ThreadB.join()并成功返回,那么线程B中的任意操作happens-before于线程A从ThreadB.join()操作成功返回。
程序中断规则:对线程interrupted()方法的调用先行于被中断线程的代码检测到中断时间的发生。
对象finalize规则:一个对象的初始化完成(构造函数执行结束)先行于发生它的finalize()方法的开始。
synchronized介绍
原理
对象锁机制
执行同步代码块后首先要先执行monitorenter指令,退出的时候monitorexit指令。通过分析之后可以看出,使用
Synchronized
进行同步,其关键就是必须要对对象的监视器monitor进行获取,当线程获取monitor后才能继续往下执行,否则就只能等待。而这个获取的过程是互斥的,即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能够获取到monitor。在执行完同步代码块之后紧接着再会去执行一个静态同步方法,而这个方法锁的对象依然就这个类对象,那么这个正在执行的线程还需要获取该锁吗?答案是不必的,从上图中就可以看出来,执行静态同步方法的时候就只有一条monitorexit指令,并没有monitorenter获取锁的指令。这就是锁的重入性,即在同一锁程中,线程不需要再次获取同一把锁。Synchronized先天具有重入性。每个对象拥有一个计数器,当线程获取该对象锁后,计数器就会加一,释放锁后就会将计数器减一。任意线程对Object的访问,首先要获得Object的监视器,如果获取失败,该线程就进入同步状态,线程状态变为BLOCKED,当Object的监视器占有者释放后,在同步队列中得线程就会有机会重新获取该监视器。
synchronized的happens-before关系
如果A happens-before B,则A的执行结果对B可见,并且A的执行顺序先于B。线程A先对共享变量A进行加一,由2 happens-before 5关系可知线程A的执行结果对线程B可见即线程B所读取到的a的值为1。
锁获取和锁释放内存语义
线程B获取锁的时候同样会从主内存中共享变量a的值,这个时候就是最新的值1,然后将该值拷贝到线程B的工作内存中去,释放锁的时候同样会重写到主内存中。从整体上来看,线程A的执行结果(a=1)对线程B是可见的,实现原理为:释放锁的时候会将值刷新到主内存中,其他线程获取锁时会强制从主内存中获取最新的值
synchronized优化
(1)CAS操作 (2)Java对象头
CAS操作
CAS比较交换的过程可以通俗的理解为CAS(V,O,N),包含三个值分别为:V 内存地址存放的实际值;O 预期的值(旧值);N 更新的新值。当V和O相同时,也就是说旧值和内存中实际的值相同表明该值没有被其他线程更改过,即该旧值O就是目前来说最新的值了,自然而然可以将新值N赋值给V。反之,V和O不相同,表明该值已经被其他线程改过了则该旧值O不是最新版本的值了,所以不能将新值N赋给V,返回V即可。当多个线程使用CAS操作一个变量是,只有一个线程会成功,并成功更新,其余会失败。失败的线程会重新尝试,当然也可以选择挂起线程。
CAS的实现需要硬件指令集的支撑,在JDK1.5后虚拟机才可以使用处理器提供的CMPXCHG指令实现。
CAS的问题
ABA问题 因为CAS会检查旧值有没有变化,这里存在这样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比如一个旧值A变为了成B,然后再变成A,刚好在做CAS时检查发现旧值并没有变化依然为A,但是实际上的确发生了变化。解决方案可以沿袭数据库中常用的乐观锁方式,添加一个版本号可以解决。原来的变化路径A->B->A就变成了1A->2B->3C。java这么优秀的语言,当然在java 1.5后的atomic包中提供了
AtomicStampedReference
来解决ABA问题,解决思路就是这样的。使用CAS时非阻塞同步,也就是说不会将线程挂起,会自旋(无非就是一个死循环)进行下一次尝试,如果这里自旋时间过长对性能是很大的消耗。如果JVM能支持处理器提供的pause指令,那么在效率上会有一定的提升。
当对一个共享变量执行操作时CAS能保证其原子性,如果对多个共享变量进行操作,CAS就不能保证其原子性。有一个解决方案是利用对象整合多个共享变量,即一个类中的成员变量就是这几个共享变量。然后将这个对象做CAS操作就可以保证其原子性。atomic中提供了
AtomicReference
来保证引用对象之间的原子性。
对象头
如图在Mark Word会默认存放hasdcode,年龄值以及锁标志位等信息。
偏向锁
偏向锁获取
当一个线程访问同步块并获取锁时,会在对象头和栈帧中的锁记录里存储锁偏向的线程ID,以后该线程在进入和退出同步块时不需要进行CAS操作来加锁和解锁,只需简单地测试一下对象头的Mark Word里是否存储着指向当前线程的偏向锁。如果测试成功,表示线程已经获得了锁。如果测试失败,则需要再测试一下Mark Word中偏向锁的标识是否设置成1(表示当前是偏向锁):如果没有设置,则使用CAS竞争锁;如果设置了,则尝试使用CAS将对象头的偏向锁指向当前线程
偏向锁的撤销
偏向锁使用了一种等到竞争出现才释放锁的机制,所以当其他线程尝试竞争偏向锁时,持有偏向锁的线程才会释放锁。
如图,偏向锁的撤销,需要等待全局安全点(在这个时间点上没有正在执行的字节码)。它会首先暂停拥有偏向锁的线程,然后检查持有偏向锁的线程是否活着,如果线程不处于活动状态,则将对象头设置成无锁状态;如果线程仍然活着,拥有偏向锁的栈会被执行,遍历偏向对象的锁记录,栈中的锁记录和对象头的Mark Word要么重新偏向于其他线程,要么恢复到无锁或者标记对象不适合作为偏向锁,最后唤醒暂停的线程。
关闭偏向锁
偏向锁在Java 6和Java 7里是默认启用的,但是它在应用程序启动几秒钟之后才激活,如有必要可以使用JVM参数来关闭延迟:-XX:BiasedLockingStartupDelay=0。如果你确定应用程序里所有的锁通常情况下处于竞争状态,可以通过JVM参数关闭偏向锁:-XX:-UseBiasedLocking=false,那么程序默认会进入轻量级锁状态
轻量级锁
加锁
线程在执行同步块之前,JVM会先在当前线程的栈桢中创建用于存储锁记录的空间,并将对象头中的Mark Word复制到锁记录中,官方称为Displaced Mark Word。然后线程尝试使用CAS将对象头中的Mark Word替换为指向锁记录的指针。如果成功,当前线程获得锁,如果失败,表示其他线程竞争锁,当前线程便尝试使用自旋来获取锁。
解锁
轻量级解锁时,会使用原子的CAS操作将Displaced Mark Word替换回到对象头,如果成功,则表示没有竞争发生。如果失败,表示当前锁存在竞争,锁就会膨胀成重量级锁。下图是两个线程同时争夺锁,导致锁膨胀的流程图。
因为自旋会消耗CPU,为了避免无用的自旋(比如获得锁的线程被阻塞住了),一旦锁升级成重量级锁,就不会再恢复到轻量级锁状态。当锁处于这个状态下,其他线程试图获取锁时,都会被阻塞住,当持有锁的线程释放锁之后会唤醒这些线程,被唤醒的线程就会进行新一轮的夺锁之争。
volatile
被volatile修饰的变量能够保证每个线程能够获取该变量的最新值,从而避免出现数据脏读的现象。
实现原理
在生成汇编代码时会在volatile修饰的共享变量进行写操作的时候会多出Lock前缀的指令,这个Lock指令肯定有神奇的地方,那么Lock前缀的指令在多核处理器下会发现什么事情了?主要有这两个方面的影响:
将当前处理器缓存行的数据
写回系统内存
;这个写回内存的操作会
使得其他CPU里缓存了该内存地址的数据无效
为了提高处理速度,处理器不直接和内存进行通信,而是先将系统内存的数据读到内部缓存(L1,L2或其他)后再进行操作,但操作完不知道何时会写到内存。如果对声明了volatile的变量进行写操作,JVM就会
向处理器发送一条Lock前缀的指令
,将这个变量所在缓存行的数据写回到系统内存。但是,就算写回到内存,如果其他处理器缓存的值还是旧的,再执行计算操作就会有问题。所以,在多处理器下,为了保证各个处理器的缓存是一致的,就会实现缓存一致性协议,每个处理器通过嗅探在总线上传播的数据来检查自己缓存的值是不是过期了,当处理器发现自己缓存行对应的内存地址被修改,就会将当前处理器的缓存行设置成无效状态,当处理器对这个数据进行修改操作的时候,会重新从系统内存中把数据读到处理器缓存里。因此,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Lock前缀的指令会引起
处理器缓存写回内存
;一个处理器的缓存回写到内存会导致其他处理器的缓存失效;
当处理器发现本地缓存失效后,就会从内存中重读该变量数据,即可以获取当前最新值。
volatile的happens-before关系
对一个volatile域的写,happens-before于任意后续对这个volatile域的读
volatile内存语义
假设线程A先执行writer方法,线程B随后执行reader方法,初始时线程的本地内存中flag和a都是初始状态,下图是线程A执行volatile写后的状态图。
当volatile变量写后,线程中本地内存中共享变量就会置为失效的状态,因此线程B再需要读取从主内存中去读取该变量的最新值。下图就展示了线程B读取同一个volatile变量的内存变化示意图。
内存语义实现方式
内存屏障方式实现,防止指令序列重排序。
java编译器会在生成指令系列时在适当的位置会插入内存屏障指令来禁止特定类型的处理器重排序。为了实现volatile的内存语义,JMM会限制特定类型的编译器和处理器重排序,JMM会针对编译器制定volatile重排序规则表:
"NO"表示禁止重排序。为了实现volatile内存语义时,编译器在生成字节码时,会在指令序列中插入内存屏障来禁止特定类型的处理器重排序。对于编译器来说,发现一个最优布置来最小化插入屏障的总数几乎是不可能的,为此,JMM采取了保守策略:
在每个volatile写操作的前面插入一个StoreStore屏障;
在每个volatile写操作的后面插入一个StoreLoad屏障;
在每个volatile读操作的前面插入一个LoadLoad屏障;
在每个volatile读操作的后面插入一个LoadStore屏障。
需要注意的是:volatile写是在前面和后面分别插入内存屏障,而volatile读操作是在后面插入两个内存屏障
StoreStore屏障:禁止上面的普通写和下面的volatile写重排序;
StoreLoad屏障:防止上面的volatile写与下面可能有的volatile读/写重排序
LoadLoad屏障:禁止下面所有的普通读操作和上面的volatile读重排序
LoadStore屏障:禁止下面所有的普通写操作和上面的volatile读重排序
三大性质
原子性
原子性是指一个操作是不可中断的,要么全部执行成功要么全部执行失败,有着“同生共死”的感觉。及时在多个线程一起执行的时候,一个操作一旦开始,就不会被其他线程所干扰。我们先来看看哪些是原子操作,哪些不是原子操作,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上面这四个语句中只有第1个语句是原子操作,将10赋值给线程工作内存的变量a,而语句2(a++),实际上包含了三个操作:1. 读取变量a的值;2:对a进行加一的操作;3.将计算后的值再赋值给变量a,而这三个操作无法构成原子操作。对语句3,4的分析同理可得这两条语句不具备原子性。当然,java内存模型中定义了8中操作都是原子的,不可再分的。
lock(锁定):作用于主内存中的变量,它把一个变量标识为一个线程独占的状态;
unlock(解锁):作用于主内存中的变量,它把一个处于锁定状态的变量释放出来,释放后的变量才可以被其他线程锁定
read(读取):作用于主内存的变量,它把一个变量的值从主内存传输到线程的工作内存中,以便后面的load动作使用;
load(载入):作用于工作内存中的变量,它把read操作从主内存中得到的变量值放入工作内存中的变量副本
use(使用):作用于工作内存中的变量,它把工作内存中一个变量的值传递给执行引擎,每当虚拟机遇到一个需要使用到变量的值的字节码指令时将会执行这个操作;
assign(赋值):作用于工作内存中的变量,它把一个从执行引擎接收到的值赋给工作内存的变量,每当虚拟机遇到一个给变量赋值的字节码指令时执行这个操作;
store(存储):作用于工作内存的变量,它把工作内存中一个变量的值传送给主内存中以便随后的write操作使用;
write(操作):作用于主内存的变量,它把store操作从工作内存中得到的变量的值放入主内存的变量中。
有序性
这条语句实际上包含了三个操作:1.分配对象的内存空间;2.初始化对象;3.设置instance指向刚分配的内存地址。但由于存在重排序的问题,可能有以下的执行顺序:
如果2和3进行了重排序的话,线程B进行判断if(instance==null)时就会为false,而实际上这个instance并没有初始化成功,显而易见对线程B来说之后的操作就会是错得。而用volatile修饰的话就可以禁止2和3操作重排序,从而避免这种情况。volatile包含禁止指令重排序的语义,其具有有序性。
可见性
可见性是指当一个线程修改了共享变量后,其他线程能够立即得知这个修改。通过之前对synchronzed内存语义进行了分析,当线程获取锁时会从主内存中获取共享变量的最新值,释放锁的时候会将共享变量同步到主内存中。从而,synchronized具有可见性。同样的在volatile分析中,会通过在指令中添加lock指令,以实现内存可见性。因此, volatile具有可见性
最后更新于